聚合氯化铝(PAC)在水处理中展现出卓越的絮凝效果,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: 1. **快速形成絮体**:PAC投入水中后,能迅速发生水解和聚合反应,水解产物可有效压缩水中胶体颗粒的双电层,降低颗粒间的静电斥力,促使胶体颗粒相互碰撞聚集。一般在投加后的数分钟内,就能观察到明显的矾花形成,相比传统的硫酸铝等絮凝剂,其絮体形成速度显著更快,大大缩短了絮凝沉淀的时间周期,提高了水处理效率。 2. **絮体大且密实**:PAC形成的絮体结构较大且紧密,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。大而密实的絮体在沉淀过程中能快速下沉,能有效克服水流的扰动,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固液分离。这使得处理后的上清液更加清澈,浊度明显降低,以处理河水为例,经PAC絮凝沉淀后,浊度可降低至10NTU以下,甚至更低,满足各类用水对浊度的严格要求。 3. **适应范围广**:在不同水质条件下,PAC都能发挥稳定的絮凝效果。从酸性到碱性的较宽pH值范围(一般为5-9)内,它都能有效工作。无论是处理低温、低浊度的水源水,还是高浊度、高有机物含量的工业废水,PAC都能通过适当调整投加量和反应条件,实现良好的絮凝沉淀效果。例如在处理低温低浊的冬季湖水时,其他絮凝剂效果不佳,而PAC仍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。 4. **去除污染物种类多**:PAC不仅对水中的悬浮颗粒物有出色的絮凝作用,还能有效去除部分溶解性有机物、重金属离子等。它能通过吸附、络合等作用,将这些污染物聚集到絮体中,一并沉淀去除。在处理印染废水时,PAC可显著降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(COD),同时对废水中的染料分子有一定的去除效果,使废水的颜色明显变浅。